貴在勤學苦練 ——和青年朋友們談自學
當前,為了建設偉大的社會主義強國,千百萬青年渴望有學習提高的機會??墒?,由于各方面條件的限制,每年能升人入高等學校的青年只是一小部分,大部分青年要在社會上、在工作中逐步提高。即使能讀到大學,一個人總不能一輩子光讀書,終要走上工作崗位,也不可能在學校里把將來要用的知識全部學完。在當今科學技術飛速發(fā)展的情況下,“知識更新”的進程是非常快的。學到的知識不夠用,甚至過時了,新的知識又急需我們去掌握,辦法只能是邊干邊學。因此,在某種意義上說,自學提高是成才的普遍規(guī)律。特別在十年動亂中,廣大青年被剝奪了學習的機會,今天更痛感革命熱情與知識缺乏的矛盾,迫切希望通過自學提高自己的文化科學水平,增長才干,豐富精神生活,以適應時代的要求。這樣的自學熱情是很可貴的,這樣的行動應受到廣泛的鼓勵和支持。
我生長在一個塾師世家,小時候讀過私塾,學的是四書五經(jīng):按照家庭的傳統(tǒng)和愿望,我本應繼承父業(yè)。正是通過自學,使我懂得一點現(xiàn)代科學的初步知識,培養(yǎng)起我對數(shù)理化的愛好,最終使我走上自然科學研究的道路。
我少年時期受到正規(guī)教育的時間不長,只上過一年小學、一年半初中,就考取了大學預科。一開始,許多必要的數(shù)理化知識都殘缺不全。代數(shù)只學到一元二次方程,平面幾何只學過圓的幾條定理,三角只學過很少幾個恒等式,立體幾何根本沒有學過。后來全憑自學和教學,把中學的課程都補齊了。記得大學剛畢業(yè),由于家庭困難,我在中學兼過數(shù)學課。許多內(nèi)容自己還沒有學過,怎么辦?我看書做題,邊學邊教。三年過去,中學的數(shù)學從頭到尾學懂了,從初一到高三的數(shù)學也教遍了,而且學生反映挺不錯。英語從初中到大學預科,我只花三年半就過了關。除聽課外就靠自學。一是看英文小說,二是堅持用英文寫日記。這樣,當我進入大學本科時,已基本達到相當高程度的聽、說、讀、寫“四會”,為學習專業(yè)課程和后來出國留學創(chuàng)造了極為有利的條件。
由于自學是在沒有老師的情況下進行的,再加上工作的繁忙,家務的紛擾,必然給自學者帶來許多在校學生不會遇到的困難。但是,“有志者事竟成”,只要有決心,有毅力,克服困難,堅持數(shù)年,一定能有所造就。這里,我僅想就學習方法談談個人的體會和想法。
要學習,首先必須選準方向。像考大學要填志愿一樣,自學也要選擇適當?shù)目颇?。什么都想學,一下子全面鋪開,結(jié)果什么也學不透。依我看,一次選一至兩門課程為好。至于學什么,要根據(jù)自己的基礎、愛好、工作和現(xiàn)實條件來確定。有人喜歡文學,有人愛鉆數(shù)學,有人對醫(yī)學感興趣,這些都可以。比如工人學運籌學、金工學、電工學;農(nóng)村青年鉆化學、生物學;中小學教師除深鉆自己所教課程外,學點心理學、教育學等。這樣學用結(jié)合,學得快,記得牢,用得上,很有好處。如果不考慮現(xiàn)實條件,如城市工人想研究動物學、植物學,或是農(nóng)村青年想搞激光、原子能,不說完全不可能,至少是難以奏效。
同時,要選定自學教材,現(xiàn)在各科教材種類繁多。如英語,有廣播講座《英語》、電大《英語》、廣播電視《英語》,有外語學院編的、外貿(mào)學院編的,還有《英語九百句》、《基礎英語》等等,各有其教學目的和適用對象。有些人不分青紅皂白,見書就買。結(jié)果學起來朝三暮四,每本都只學前幾課、頭幾頁,深入不下去。最好根據(jù)需要選定一本作教材,其余只供輔助、參考,待有一定基礎后,再來泛讀。
在學習上,要持之以恒。循序漸進,不要想一口氣吃成一個大胖子??茖W有自己的規(guī)律,不能“走捷徑”,一步登天。要腳踏實地,一步一個腳印,養(yǎng)成嚴謹?shù)目茖W態(tài)度。寧可進度慢一點,一定要把道理弄懂弄通弄準。這里,我特別強調(diào)“準”字,就是要準確理解基本概念,不能囫圇吞棗,不求甚解,似懂非懂。聽說過去藝人收徒弟,寧可收那些一點不懂但勤奮好學的。也不要半懂不通、動作怪癖的。因為一旦養(yǎng)成習慣,很難改過來??茖W上也是這樣,如果基本概念理解錯了,學得再多也沒用。而且學習中養(yǎng)成壞習慣,缺少嚴謹?shù)目茖W態(tài)度。什么都不可能真正學好。
在自學過程中,要提倡勤學苦練,學文學,要多寫文章:學外語,要多看、多寫、多聽、多講:學數(shù)理化,要多做習題。做題可以檢驗自己的能力,加深對基本概念的理解。俗話說.熟能生巧。在這方面沒有什么訣竅。從來沒有光看書不做題能學好功課的。我年輕時就做過許多習題。遇到難題做不出時,往往吃飯、走路都在想。甚至晚上睡覺做夢還在解題。這樣解出的題印象特別深刻?,F(xiàn)在我還能做一些微積分難題,全靠當年的苦練。
要學會比較鑒別,善于歸納,求同尋異,由此及彼。學外文要經(jīng)常和中文比較,看看哪些句法兩種語言是相同或相類似的,哪些句法則是完全兩樣,甚至詞語順序掉了個頭。學元素周期律,要注意哪些性質(zhì)表現(xiàn)出周期性,更要注意到另一些性質(zhì)不存在周期性。這樣一比較,認識就深刻得多。習題不能做了就算。一批習題做完最好想想,解這些題用了哪些方法.什么樣的題可用類似方法求解,運用了哪些新學的內(nèi)容,與以前解題方法有什么不同。有什么新的提高改進,這樣才能使學到的知識融會貫通,如有標準答案,要特別注意分析自己的錯處。如果是概念理解錯誤,或是模糊混淆,今后遇到類似地方就要多加注意。記得我剛到英國時寫過一份研究報告,導師看過后說,文章寫得相當通順,但冠詞的使用還不夠恰當。后來我就特別留意,英文中哪些地方用定冠詞“the”,哪些地方用不定冠詞“a”,哪些地方不用冠詞。這樣一段時間,我就熟練掌握了冠詞的用法,寫出的文章,英文純正、流利,導師和同事們都很贊賞。
學習中總難免有些問題自己搞不懂,就要請教別人??鬃诱f,三人行,必有我?guī)煛V灰茸约憾枚?,都可以請教。如有幾個自學伙伴,有什么疑難大家一起討論,各抒己見、互相啟發(fā),既可弄懂問題,又免于生活枯燥,也是一件樂事。不過,還要提倡獨立思考。老話說,“打破砂鍋間到底”,這是形容人的求知欲旺盛,如果把它理解為不要獨立思考,什么都從頭問到底,那就錯了。自學者難得有人指導,一有機會總想多間幾個問題。最好是請教時不要把問題問“透”,就像迷路時不要閉著眼睛讓人牽著走,而是問個方向自己走一樣,請人在關鍵地方點一下,然后自己去思考。這樣費力些.但收獲會大得多。
以上是我的一些感受。各人條件不同,環(huán)境不同,學習方法也因人而異。可以互相借鑒,不必生搬硬套。
我國的社會主義現(xiàn)代化事業(yè)需要千千萬萬各行各業(yè)的人才,人人都要學習提高?,F(xiàn)在,為發(fā)展科學,振興中華,全國各處,自學蔚然成風。學生超過老師,新一代勝過老一代,這是人類發(fā)展的必然,也是我們老一輩的心愿。青年時代求知欲強,精力充沛,正是學習的大好時光。青年朋友們,我衷心祝愿你們成功。